为切实提升学院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加强整体学科融合能力,提高思政课水平,大健康管理学院于2025年8月27日在三亚天涯蓝海度假酒店开启了为期5天的“跨学科融合与育人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大健康管理学院院长杨瑜带领学院共40名教师参加。

28日上午9时,首场讲座由西南大学秦红雨教授担任主讲,围绕“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与路径”这一主题,在鸣筝顾音乐剧场展开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本次讲座中,课程思政的首要问题、根本任务及其体制机制构建成为探讨重点。当前,教育环境日趋复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互联网信息时代与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秦教授以上海“大国方略”系列课程为例,探讨了在课程思政变革中如何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他强调其核心并非简单地“课程+思政”,而应将思政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秦教授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广泛共鸣和思考。

下午14时,秦教授提出以“理解中国”和“讲好中国故事”为方法路径,包括理解中国作为现代化国家的特质、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古今关系、以及中国在世界多文明体系中的独立地位等。秦教授倡导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发现和思考中国与世界的问题;通过“小视角”传递“大主题”。并且,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体验”结合起来,依托课堂、实践和网络等多平台,实现教学多样化。最后,讲座指出,教师应具备高度的政治站位、传递有温度的言行,秉持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真正实现价值引领与育人目标的统一。

培训活动的尾声,由大健康管理学院专业负责人胡垚副教授主持的围炉夜话活动热烈开展,参会人员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与秦教授就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热烈讨论。张正予老师提出“如何在讲述思政故事的时候更好的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对此,秦红雨教授认为,在课堂上,避免简单地在专业内容后贴一个“思政故事”的标签,结合的最高境界应是让专业知识和思政价值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其中地价值内涵和精神力量。

随后,邓均教授问到有关于思政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的问题。对此,秦红雨教授认为,课程思政的内容并非凭空捏造,而是从专业知识、学科发展历史、行业实践等本身蕴含的元素中“挖掘”和提炼出来的。其覆盖范围及其广泛,概括而言就是“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最后,喻月老师问道“优秀的课程思政内容有何标准以及新教师如何快速上手课程思政融入”,秦红雨教授提到,优秀的课程思政不是生硬的“两张皮”,而是如“盐溶于水”,虽不见形,却有其味。思政要与专业融合自然,课程内容要具有科学性与思想性。当然,对于新教师,切忌追求一蹴而就,应主动去听优秀教师的课,做好教学设计,要善于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慢慢积累经验和自信。

培训活动结束后,胡垚副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代表大健康管理学院对秦红雨教授的精彩演讲和解答表示诚挚的感谢。秦教授从理论到实践,层层深入,不仅深刻阐释了价值引领作为课程思政“灵魂”的重要性,更系统梳理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多元路径与方法,讲座内容充实,视野开阔,激发了我们的深入思考。胡垚副教授总结发言完后,专家、院长与全体参培教师在讲台前进行了合影留念。

撰稿:王堠崟
图片来源:杨艺垚 朱隽宜 龙现珍
(大健康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