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活动

2425-2-33【大咖阅读】共品《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对话永不落幕的好奇心——揭秘达芬奇手稿中的创新方法论

时间:2025-05-19 16:53 浏览:

2025年5月16日午后,丁山书院摩羯座教室里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氛围,2024级养老服务与管理1班的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开启了一场聚焦达芬奇手稿的深度阅读会。本次活动由巫若愚老师主持,通过精读《列奥纳多·达芬奇传》,系统剖析文艺复兴巨匠藏于笔记中的创新逻辑。



首先,巫若愚老师以书中第十一章记载的《鸟类飞行手稿》为切入点,向学生提问:“达芬奇为研究飞行原理,解剖鸟类翅膀并绘制了300余幅草图,这种‘从现象溯源本质’的观察法,如何推动了他对空气动力学的突破性发现?”他翻开传记,逐句解读达芬奇在笔记中写下的研究方法:“实验是连接自然与科学的唯一桥梁——若不能在实践中验证,知识不过是无用的记忆。”



分享环节紧扣文本展开。刘仁杰同学结合《莱斯特手稿》中“水流与血液运动”的对比研究,分析传记中强调的跨学科思维:“达芬奇将水利工程与人体解剖并置研究,证明他突破学科壁垒的自觉性,这种思维在他设计米兰运河时得到完整实践。”任敏同学则聚焦《安吉亚里之战》草稿,引用书中细节:“传记披露达芬奇为捕捉动态人物,连续三年在屠宰场观察马匹挣扎,这种‘动态写生法’彻底革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逻辑。



当讨论到达芬奇“未完成作品之谜”时,巫若愚老师讲述了达芬奇在1508年写下的笔记:“我常因新发现而搁置旧作,正如河流在奔涌中不断改道。”现场随即展开对斯福尔扎马雕塑废弃案的分析,学生们通过比对书中披露的设计草图,梳理出达芬奇“迭代创新”的核心原则:否定即进化,未完成即可能性。



此次大咖阅读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更让大家通过对《列奥纳多·达芬奇传》的阅读和讨论,深入了解了达芬奇的传奇人生,拓宽了视野,启迪了创新思维。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阅读活动,让大家在书香中共同成长。




图:巫若愚、杨莹

文:刘仁杰

大健康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