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活动

【志愿服务】“清明春意,纸鸢传情”——大健康管理学院携手通惠社区开展纸鸢寄清​明志愿活动

时间:2024-04-07 22:29 浏览: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绘纸鸢是清明时节的一种游艺活动,它寓含了人们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因此,清明节绘纸鸢也寓意着祈求平安、健康,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公众对传统节日的习俗的认识,大健康管理学院于2024年4月4日上午九点前往通惠社区组织了清明节绘纸鸢活动,在这个充满哀思与敬意的清明节,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与爱心,为社区注入一份温暖的力量。



晓清明之意 知清明之礼

清明时节雨纷纷,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尽管如此,志愿者们没有耽误一分一秒,仍然提前到达了通惠社区,有序签到,服从安排,各司其职。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组织小朋友们展开了今天的活动。首先,志愿者姚智详细地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以及相关习俗,在清明节的习俗中,扫墓、踏青等活动都蕴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能够很好的引导小朋友培养起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等良好品质。



传中华文化 添趣味温情

紧接着,小朋友们在家长和志愿者们的带领下开始了制作纸鸢的进程。活动现场,社区居民们纷纷动手制作纸鸢,大家使用颜料、风筝架等简单材料,精心在纸鸢上涂上颜色,制作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纸鸢。孩子们更是兴致勃勃,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纸鸢,了解到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对中华民族古老节日的文化气息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制清明纸鸢 感文化魅力

制作完成后,市民们纷纷展示着自己的纸鸢,同时制作纸鸢的过程也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社区居民们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亲子间的有效互动。此次清明制作纸鸢活动,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创新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亲手制作纸鸢,社区居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同时也为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和乐趣。



在制作纸鸢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也是自觉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理现场垃圾,擦洗桌面残留的颜料痕迹,充分体现了志愿者们的自觉担当,更能使人们在实践中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当代新青年的责任担当。






大健康管理学院团总支供稿

(撰稿:卓虹米、吴秋菊 拍摄:陈儒琪、倪熔 视频:倪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