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可欣,群众,2024级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与体育比赛,获重庆市2025年大学生田径比赛大学甲组女子4X400米接力第七名、重庆市2025年大学生田径比赛大学甲组女子800米第七名、重庆市2025年大学生田径比赛大学甲组女子1500米第八名、2024-2025学年重庆移通学院“三好学生”、2024-2025学年移通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移通完满教育荣耀奖学金、2024-2025学年重庆移通学院“勤工助学先进个人”、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学生组女子800米第一名、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学生组女子1500米第二名。

初见罗可欣,你或许会被她文静的外表所“欺骗”——朋友圈里岁月静好的照片,让室友一度以为她是一位“安静美少女”。可当她换上运动服踏上跑道,风掠过发梢的瞬间,你会立刻读懂她的另一重身份:一名为热爱拼尽全力的体育健儿。这位“乖乖女”体育生,用汗水与坚持,在“完满教育”的滋养下完成了一场惊艳的成长蜕变。

初遇完满:从“修学分”到找到心灵归属
刚进入移通时,罗可欣和许多同学一样,以为“完满教育”只是一项需要完成的学分任务,甚至觉得有些“麻烦”。若不是朋友的鼓励与“内卷”,她差点错过这个改变自己的契机。
作为体育生,新环境与新队友曾让她忐忑不安:担心自己的水平不足,害怕达不到期待。但大健康管理学院的温暖,很快驱散了她的顾虑。运动会上,无论成绩好坏,志愿者总会在终点线热情等候,递上的每一瓶水、每一句“辛苦了”,都充满真诚的肯定;学院完善的补给与全方位支持,让她能心无旁骛地专注训练。在这里,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尺,每个人都是挑战自我的“勇者”。这份包容与尊重,让罗可欣第一次在大学找到了归属感,也坚定了她在体育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严师挚友:在“哭着跑”的晨训里超越极限
提及在移通的成长,罗可欣总会第一个想起潘元晨教练——队员们亲切叫她“潘姐”,可这位“姐姐”却从不对训练“心软”。“要涨成绩,就必须下定决心狠狠地练”,潘姐的这句话,成为了罗可欣晨训的“座右铭”。
每天清晨六点,校园内的薄雾还未散尽,跑道上就已出现罗可欣的身影。“速耐训练”是她的“噩梦”:肺部像在燃烧,双腿重如灌铅,她常常哭着站上跑道,又在冲刺后泪流满面。这时,潘姐的吼声会穿透晨雾:“跑起来!别盯着脚下!”而当她濒临放弃时,队友们挥臂呐喊的身影,又会化作一股暖流,驱散所有疲惫。
冲过终点后,潘姐总会递上毛巾,笑着说:“比上次进步了5秒,哭着跑也能赢,下次试着笑着跑。”正是这份“严”与“暖”的交织,让罗可欣一次次突破生理与心理的极限,在奔跑中愈发坚韧。

从跑道到讲台:把坚持的力量传递下去
“完满教育”的魔力,不仅让罗可欣在跑道上成长,更让她勇敢走出舒适区,站上了分享的讲台。
一次学院“完满教育分享会”,老师鼓励罗可欣分享自己的故事。起初她犹豫不已:“我只会跑步,有什么值得说的?”后来潘姐的一句话点醒了她:“你的坚持,本身就是最动人的故事。”
鼓起勇气站上讲台后,罗可欣讲述了自己在伤病中咬牙坚持、突破个人最佳成绩的经历。当看到台下同学动容的眼神,听到全场热烈的掌声时,她突然明白:自己的体育故事,不仅能照亮自己,还能为他人带去力量。
分享会后,几位学弟学妹主动找到她,希望跟着她一起晨训。如今的清晨六点,跑道上多了几个并肩奔跑的身影。看着学弟学妹从气喘吁吁到逐渐跟上节奏,罗可欣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这便是“完满”的真谛:在成长之后,把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突破自我:“跑赢自己,就是最好的完满”
后来,罗可欣代表学校参加大运会。尽管最终名次并不耀眼,但她跑出了迄今为止自己的最好成绩。站在终点线的那一刻,她彻底释怀:“名次不重要,突破自我就是最好的结果。”

回望在移通的日子,每一滴汗水都成为了罗可欣“完满”路上的坚实脚印。那个曾因训练痛哭、因陌生环境胆怯的女孩,如今已能笑着面对挑战,坦然接纳每一个阶段的自己。
“未来跑道上仍会有疲惫与伤痛,但我不再害怕。”罗可欣说,“因为在移通,有严师引路,有挚友同行,有温暖的集体托底,更有在‘完满教育’中愈发丰盈的自己。”
最后,罗可欣想对每一位移通人说:“不必焦虑起点与速度,只要勇于坚持,每一次微小的突破,都是向‘完满’迈出的一大步。愿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所爱,拼尽全力,活成自己心中最耀眼的模样!”

大健康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
文字来源:罗可欣
图片来源:罗可欣